返回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3章 又是藏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鉴宝眼给何仁的答案是——乾隆,青花釉里红“匡庐图”灯笼瓶。

和眼前这个灯笼瓶除了器型一样以外,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哦不对,青釉和青花,都有个青……

很明显了,这个灯笼瓶也是藏釉。

就跟何仁之前在黑市上买的那个胆式瓶一样。

何仁不得不佩服杜潇文,他都没往这方面想,杜潇文可是一眼就看出不对劲了。

其他人自然是不知道什么叫藏釉,何仁乐了,“安先生,你家有大锅吗?”

安卫国不明所以,“大锅?要多大的?”

“能完全没过这只灯笼瓶的就行。”

安卫国挠了挠头,突然一拍大腿,“有!大家等一会儿,我去隔壁借一下,隔壁是卖卤味的。”

不一会儿,安卫国就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很常见的那种装卤味的不锈钢桶,甚至还拿回来一个能在院子里用的炉子。

丛辰昀见状立刻上前帮忙,两人折腾了一会儿,终于把水烧上了。

安卫国看了一眼何仁,“何老师,接下来怎么弄?”

“把灯笼瓶放水里,慢慢煮就是了。”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丛辰昀、安卫国和俞敏都是一头雾水,他们实在搞不清楚何仁为什么要这么做,可是东西都拿过来了,那就煮呗。

煮的过程中,何仁凑到杜潇文身边,轻声问道,“杜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杜潇文乐了,“很简单,安岐留下来的瓷器,怎么可能品相这么差?肯定有猫腻啊。”

这一点何仁也想到了,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推测,那就是这个瓶子不是安岐留下来的,可能是安卫国的太爷爷不知道从哪弄来的,也算是祖上传下来的嘛。

“不太可能。”杜潇文摇摇头,“这种灯笼瓶子在雍乾两朝流行,就算是想买容器装东西,也不会选择灯笼瓶。容量不够大,还不好往外面拿东西,直接买个缸不好吗?”

何仁眉头皱起,“就这么简单?”

“倒也不是。”杜潇文笑道,“你没发现,这个灯笼瓶外表的青色和你那个哥窑的胆式瓶差不多吗?那就烧水试试呗,错了也无所谓。”

“啊?”何仁一拍脑门儿,“所以您才让我来说?”

杜潇文嘿嘿直笑,“不然呢?万一我说错了,那多没面子。”

何仁彻底无语了,他不要面子的是吧?

杜潇文笑着安慰道,“万一说对了,这个逼不就让你装到了吗?你不是最喜欢装逼了吗?”

何仁一脸尴尬,“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

就在杜潇文和何仁扯淡的时候,大桶里的灯笼瓶开始出现变化了,和之前何仁在徐青杰家烧水的时候一模一样,灯笼瓶的外壁开始有东西融化了,看起来很是诡异。

“这是……”

几人都惊了,安卫国甚至想要上前看看怎么回事,让何仁给拦住了,“这玩意现在很热,你直接拿手摸,不要命了?”

安卫国停下了脚步,一脸疑惑,“何老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俞敏也是非常好奇,“是啊,小何,这是什么东西?”

“这叫藏釉……”

何仁一脸笑意,将藏釉的事情简单介绍了一下,听得众人是啧啧称奇,他们完全没想到还能这么操作。

安卫国第一个觉得不对劲,“何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

何仁耸了耸肩,“可能性太多了,有可能是你爷爷怕财露白……”

安卫国更疑惑了,“那他为什么不告诉我?”

杜潇文接口道,“要是你爷爷也不知道呢?”

“啊?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呢?”杜潇文笑道,“也许这是你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那时候你们安家已经衰败,祖上的东西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能卖,于是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用藏釉将好东西藏起来,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结果一直没用上,就传了下来,你爷爷只知道是祖上传下来的好东西,但是并不知道具体好在哪。”

安卫国都听傻了,不过他仔细想了想,好像确实有这种可能性……

这个时候,俞敏喊了一声,“水都开了,是不是可以了?”

何仁点点头,将火弄灭,又招呼丛辰昀和安卫国将灯笼瓶弄了出来,自然风干。

等温度降下来以后,何仁轻轻一用力,灯笼瓶外壁上的藏釉,就像是鸡蛋壳一样,就整块整块地掉落下来。

灯笼瓶的本来面目便呈现在大家面前,众人忍不住上前,俞敏问道,“这是青花?”

何仁点点头,“这是青花釉里红,灯笼瓶的颈部,就是釉里红作花朵,青花作枝叶,自上而下是梅花、牡丹、莲花和竹,口沿下面一圈是如意云头纹,与之相对,胫部与近足处分别绘了松树和如意云头纹。这叫首尾呼应,是乾隆时期官窑常用的纹饰和技法。”

安卫国激动了,“这是乾隆官窑的?”

“没错。”何仁乐了,“不仅是官窑,还不是制式瓷器,而是有特点的。”

安卫国更激动了,“什么特点?”

“风景入画啊。”何仁指着瓶身说道,“瓶身这一圈就是一幅风景画,主峰突兀,飞瀑直下,诸多山峦起伏叠嶂,云雾缭绕,亭台楼阁掩映其间,湖水微波荡漾……”

俞敏看得是啧啧称奇,“何小友,这是什么画?”

何仁又指了指最高峰的位置,“这不写了吗?《匡庐图》。”

“《匡庐图》?”俞敏的眉头皱起,显然没想到谁画过类似的画。

“董邦达啊!”何仁摇摇头,“宫廷画师,他给乾隆画过一幅横幅的《庐山图》,差不多就是这样。”

俞敏一惊,董邦达不算专门的宫廷画师,他首先是一名官员,不过因为太擅长画画了,乾隆就经常让他画画……

董邦达的作品,现在几千万的比比皆是,如果是《庐山图》的真迹,五六千万还是值的。

但这说的是画,瓶子上的画可不是他画的,是工匠描出来的,少了几分神韵……

不过俞敏怕是不知道这些,他一脸急迫,“何小友,确定是乾隆官窑真品?”

何仁点点头,俞敏又问道,“多少钱合适?”

何仁看了一眼同样一脸希冀的丛辰昀和安卫国,微微一笑,报了个市场价,“一千五百万吧。”

两人兴奋得差点叫出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