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3章 古代黑科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大家觉得赵老三是真的惨。

平白无故挨了一顿打,为了不打草惊蛇,估计还要在里面蹲几天,而且还给何仁送来了这么一份大礼……

徐青杰本来以为是八千多万的东西呢,一听修补好了才两三百万,好的估计也就两三千万以后,就失去了兴趣。

“你不是说有好几个漏吗?还有什么?我怎么看不出来?”

何仁乐了,从一堆破瓷器中,挑出了一个高约二十公分的黑色高柄杯。

这个高柄杯和大家常见的那种还不太一样,是又深又细。

杯柄的部分不是细长的形状,而是一个椭圆形的笼状物,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被拉长的鸡蛋,举杯的时候正好可以握住。

杯柄上的“鸡蛋”是中空的,上面还雕刻着很多镂孔,煞是好看。

张诺上手试了一下,有点人体工学的意思。

最让大家奇怪的是杯子的颜色,真是黑色,而且黑到发亮。

徐青杰奇道,“这是什么瓷器?黑釉瓷?也太黑点了吧?像是刷的油漆。”

“可能赵老三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让我捡漏了。”

张诺咬了咬牙,“别卖关子……”

何仁举手投降,“这不是瓷器……”

“不是瓷器?”

“嗯,这是陶,黑陶。”

“我知道!”吴钢突然激动了起来,吓了大家一跳。

“黑陶是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众人皆是一惊,那不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吗?距今四千五百多年了……

这个杯子,是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杯子?

何仁摆了摆手,“龙山文化算是短的,黑陶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遗址内均有发现,最早的是大汶口文化,距今六千五百多年了吧。”

“卧槽!”

这下连张诺都惊了,之前她跟着何仁一起去过琼省,在那遇见了一个沿用黎族古法泥片制陶的大哥。

何仁说是八千多年前的技法,当时张诺就惊了,不过鉴于大哥是现代人,她还没有那么惊讶。

这次就不一样了,六千五百多年前的东西?还能如此完好地保存到现在,也太不容易了吧?

“你没在开玩笑?”

何仁两手一摊,“没开玩笑,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大汶口文化的黑陶高柄杯,我只是说有可能。”

张诺激动了,就算是龙山文化,那也是四千多年!比没有被认定的夏朝还早!

徐青杰也有点懵,“老何,你确定这是真品?”

何仁的表情很凝重,“黑如漆,声如磬,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这是学术界对黑陶的评价,你们可以仔细看看,是不是很贴切?”

黑如漆和亮如镜大家都看在眼里,他们一开始都觉得这是别人刷上去的油漆。

至于其他特征……徐青杰直接拿起旁边一块碎了的瓷片敲了上去,差点给何仁心脏病敲出来!

“DUang”的一声,声如磬和硬如瓷两项应该可以确认了……

何仁连忙拿起高柄杯查看了一下,发现没有裂痕,才把心放进肚子里,“你特么下回作死的时候,能不能提前通知我一下?要是敲碎了,老子跟你拼命!”

徐青杰讪讪地笑了,嘴还是硬的,“要是能敲碎,不就证明是赝品嘛。”

“证明你妹啊!人家说硬如瓷,是比喻,谁让你直接拿瓷片敲了?”

此时吴钢拿过来一把游标卡尺,“还有一个薄如纸,要不,量量?”

“我自己来!”何仁把游标卡尺抢了过来,边量边说,“全世界最薄的黑陶是龙山文化的一件黑陶蛋壳镂孔高柄杯,现在藏在临沂博物馆。这只高柄杯的平均厚度只有0.3-0.5毫米,最薄的地方是0.2毫米……”

何仁话还没说完,自己都震惊了,游标卡尺上面的数字赫然显示的是“0.18毫米”。

“卧槽!”

这回连何仁都惊了,虽然只是0.02毫米的差别,但也是创造了历史,全世界独一份!

何仁有点懵,半晌才反应过来,连忙让吴钢和刘飞一起出去,多跑几个地方,再买几把游标卡尺回来,他怕数据有问题。

吴钢和刘飞见何仁如此急切,连忙跑了出去,徐青杰问道,“不就是差0.02毫米吗?至于这么激动吗?”

“我靠,你知道这0.02毫米需要工匠试验多少次才能达到吗?有可能是几百年,也有可能是几千年!”

“有这么夸张吗?”

“真不夸张!”何仁表情严肃,“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就算是现在的工匠,也不可能烧制出来如此薄的黑陶。别说0.18毫米的了,他们连0.2毫米的都烧制不出来。”

这下连张诺都不相信了,“现在科技如此发达,都复刻不了?”

“通过最顶尖的科技能不能复刻我不清楚,应该是可以,但是人为烧制,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有谁能够复刻,早就出名了……”

见两人陷入沉思,何仁又补充道,“你们仔细想想,这可是至少四千多年前的工匠烧制的黑陶,他们是怎么办到的?怎么把坯拉得这么薄的?”

“这……”

两人仔细一想,更震惊了。

是啊,古人是怎么做到的?难道又和安提基特拉机械、德里铁柱、木人木鹊、纱衣这些技术一样,都是无法解释的古代黑科技?

“不只是拉坯,还有筛土,也无法解释。专家检验过龙山蛋壳陶,发现其细腻无比,陶土的颗粒直径没有超过1毫米的。要知道四千多年前,还没有发明丝网呢,老祖宗是怎么过滤的?用的是什么样的工具?”

“用的什么工具?”

何仁两手一摊,“我哪知道,专家都不知道……”

吴钢和刘飞还没回来,张诺趁机问道,“那又黑又亮是怎么做出来的?也是黑科技?”

“这个倒不是。学术上叫砑光和渗碳。”

见两人一脸懵逼,何仁叹了口气,“你俩啊,真应该多读书……好了,我说,我说。”

“砑光是一种造纸和染整工艺,就是用一种特殊的光石,在皮革、纸张上面碾磨。”

“黑陶这么亮就是用石头磨出来的?”

“差不多吧,不过还不够,还需要渗碳。就是在烧窑的时候,把所有窑炉的通气孔都堵住,让窑炉内缺氧,再在窑炉内制造烟雾。这样烟雾中的碳颗粒就会逐渐渗入陶胎之中,形成一层更加致密、光洁、细腻的黑色保护层,黑陶就是这么来的。”

张诺和徐青杰面面相觑,他们实在理解不了,这些技艺,咱们的老祖宗到底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