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苏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章 神仙术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关于五行遁术最多的描写,是在《封神演义》里。

书中描述了各种遁术,除了单人可以使用的遁术,遁术也可以群体使用,姜子牙救难民出五关就是群体遁术。

书中对遁术的描述,除了逃走穿梭行走功能之外,遁术也具有困敌的功能。

闻太师在黄花山收服邓辛张陶四将时,他用金遁困住了邓忠,用水遁困住了张节,用木遁困住了陶荣。只有辛环有翅膀,五行遁术困不住。闻太师只好使用人遁,召唤来黄巾力士,搬运山石把辛环从天上压到地下。

这是整个封神演义中,唯一一次用五行遁术困住对手的情节。

此外还有隐身遁术。

汉代史籍刘向《列女传》记载:齐宣王酒宴中,女子钟离春曾给齐宣王表演了隐遁术。

钟离春说:“我很喜爱身遁之术”。

齐宣王说:“隐身之术,是我一直希望看到的,请你表演一下。”

语音刚落,钟离春身体忽然看不见了。

搬运术也是遁术的一种,即不用手或工具,将另外空间的实物转瞬间搬运到此处空间,也可将此处空间的实物转瞬间搬运到另处空间。

“顺”字诀在这里与“破”字诀,修行上有了一些交叉联系,同是对空间法则的运用,只是“顺”字诀的表现类似于术,而“破”字诀类似于道。

道家白玉蟾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观念,即修行要关注本体,关注道体。

任何神秘的道术背后都有原理,这原理都会归同在道体上。修行之道,“但得其本,不愁其末”,舍末逐本才会大成,而不局限自己。

白玉蟾是道家南宗丹法的集大成者。他的内丹思想提出“法法为心法”,即所有的法门都是心法。

他批判摒弃纷繁复杂的旁门左道,将丹道与心融合为一,把道放回到人心中,认为修道就是修心。其它都是细枝末节。因此,白玉蟾特别反对拘泥于文字、卦爻、图像等形式工夫。

另外他提出“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也揭示了内丹和雷法的关系

内丹学以“先天炁”作为炼度的依凭,因为它是道体造化万物的原初物质。

白玉蟾认为:天地间的雷电风云乃是“真炁”运化的结果。

这种真炁生成天地人三才,人为其中之最灵,故可以施法,以人身之真炁感应天地阴阳造化,从而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

天地与人身同此一“炁”,内丹和雷法共用此一“炁”。实际上二者是同一种功夫,只是动静状态不同。内丹为静功,雷法为外用。

在白玉蟾看来,修炼内丹和雷法是融合在一起的。内丹修炼是雷法外用的基础条件,运用雷法则是内丹修炼的效果体现,即内修外用,互为表里。

我突然明白了紫宸的修行之路。

当初他遵师训,游历天下,寻找机缘。

师父给他的偈语是,“桃源高处寻,梦里金花现”。

其实是想让他在游历过程中,增进道法,从而成金花,炼金丹。

他在几年云游之后,实力大进,果然实现了现金花。然后雷法大成,自己却没有感觉到,在跟我斗法的时候,一记神雷差点将我劈死。

由此也体现了白玉蟾的观点,雷法与丹道本为一源,于己内养则成金丹,于物外用则为雷霆,两者互为体用,融洽无间。

道家修炼有“三花聚顶”之说。

元精为玉花,元炁为金花,元神为神花。

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

而紫宸的现金花,其实就是达到了“练气化神”的阶段,为其实力的一大突破。

而我跟他交流雷法的时候,就已发现,同样的雷法,我使出来,就不如他的威力大。

其实就是我欠缺内丹的修炼,我是以自身法门催动雷法,属术的门道。

当初他一记神雷,四邻八乡震动,很多人以为地震了。

事后韩瞎子还特地找我询问,在知道是我们斗法所为,他后来就再也不敢推算关于我的运势了。

这里也就体现出各人修行的不同了。

当初我跟三爷同修逍遥诀,他一个字诀一个字诀修炼。

先以“补”字诀炼身之后,觉得有所成,才去研究“顺”字诀。

结果这里因为没有术法修行,不得其门,卡了好几年。待他有点领悟之后,才去继续修习“御”字诀。

结果“御”字诀修行了十年,因传承不全,迟迟无法堪破境界,也就进不了“破”字诀的修炼。

而我当年因为生病,闲着无聊,凭着自己的理解,“补”“顺”“御”三诀同修,修为突飞猛进,的确惊吓到他了。

而如今因为我有了完整传承,学习修炼时也总喜欢多琢磨,并且平时把大量时间耗在研究道家各种典籍上,融会贯通之下才有所悟,否则也是断断想不到“顺”字诀和“破”字诀的关联的。

只怕也会和当年的三爷一样,被“顺”字诀的术法迷了心智,空白耗费时间精力去研究那些细枝末节。

而幸好,道家祖师白玉蟾,在这方面已经探过了路,并留下了修行要诀,只是后来者不是大能者,也体悟不到其精义。

这也体现了法脉传承的重要性。

有了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少走多少弯路啊。

只是可惜现在的人,很少有人愿意潜下心去钻研祖先留下的宝贵典籍了。

很多人都说什么末法时代,什么是末法时代?有的人理解为邪魔歪道多。

但其实不是的,末法时代的意思,就相当于说,真法已经失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