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浪迹异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六章 圣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李凌强迫自己恢复冷静,他深知秦尚对秦雪在黑风寨的事情一无所知。同时,他也明白,一旦自己透露了秦雪的下落,他的伪装就会立刻被揭穿。然而,他也不能随意编造一个地点,因为秦家的势力遍布,他们很快就会查清真相,到时候,秦家会让自己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李凌深知,一个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而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破绽百出。于是经过深思熟虑,李凌决定保持沉默,不再轻易开口说话。

这大夏国自己这一年多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尤其最近李凌看那些过路的各地私募的勤王义军,现在情况似乎比以前那东汉末年好不了多少,虽然大夏皇室有多位武宗压制,但是同样的各地的武林门派有一定的分治权,除去那冷月谷没什么野心以外,前有南若寺,后有无妄寺,金刀门,真武门哪个不是乘机暗中发展壮大,别看现在大夏朝廷似乎还有上百万的大军,实际在这两年里忠诚大夏的正规军损失了近半,除了最初的定远关大胜以外,最能战北方军团损失过半,后面虽然人数补充的差不多,但是战力却下降一大截,这也是北关最近反击战几乎无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虎口要塞和云州陷落,金阳城大营溃败,帝国的西北军团几乎报销,京都禁军损失过半。而这几个军团都是比较忠于朝廷的,这也是帝国稳定的基础,现在只有定州军团勉强保全,但是定州军团人马本就不多而且要时刻防备西部草原,目前又增加了云州方向漠北大军的威胁,所以定州军团的压力反而更大,自保都吃力那能再抽调人马出来。要不是秦尚力挽狂澜顶住了漠北大军,还有或许没有李凌的奇袭金阳城,秦尚再厉害也未必就能坚守住。所以这大夏国或许时刻都有崩溃的危险,只要再拆掉它得一两根顶梁柱,这大夏国说不定就倒了,到时候天下群雄逐鹿,谁还惦记得自己身份?李凌这种游戏思维把这大夏国的情形分析了个七七八八,而眼前这秦尚就是大夏的顶梁柱,李凌对这秦尚好感直降心中拿定主意,你不找我麻烦倒罢了,不然哼。李凌脸色逐渐镇定下来,丝毫不再担心,毫不惧怕的看着秦尚平淡的道:“秦帅,我无法确定我妻子秦雪就是你的族人,所以我不能告诉你她在哪里,我只能告诉你她很安全,等我以后回去询问过她后,如果她是并且愿意我就把她送回秦家!”

秦尚发现李凌似乎变了个人,他的眼神不再躲闪,整个人散发出的气质也与之前截然不同。李凌似乎与他站在了同等的地位,甚至给人一种他根本不被放在眼里的感觉。秦尚,身为帝国的大元帅,尤其是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他,即便是皇帝也要对他礼遇有加。然而,李凌却以这种态度与他对话,难道是他在隐门待久了,脑袋出了问题?不,秦尚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凌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秦尚一直牢牢掌握着主动权,但此刻他却感到有些捉摸不透。难道李凌是武宗级别的强者?那种超脱世俗的存在?这个想法刚在秦尚脑海中闪现,就被他自己否定了。他与多位武宗强者有过交集,他可以确定李凌并未达到那个层次。然而,李凌虽然未达武宗之境,却拥有与武宗抗衡的实力。

好在秦尚也是善于用兵、擅长谋略之人。如果他是一根筋的武夫,此刻恐怕已经对李凌下了杀手。尽管觉得李凌有些变化,但秦尚并未过分逼迫。因为李凌说的话他感觉是真话,没有漏洞。正如那些国家的外交辞令,虽然模棱两可,却往往是最能迷惑人的真话。以前的李凌并不喜欢这种含糊其辞的表达方式,但现在他却觉得这其中蕴含着高深的学问,十分实用。

最终,秦尚看着李凌,沉声道:“封侯!我希望你能说到做到!”李凌则回以淡定的微笑:“如秦帅没有其他事情,我就先行告退了。”

李凌向秦尚施礼后离去,留下秦尚独自沉思。回到住处,李凌向王凤简要叙述了与秦尚的会面,却故意隐瞒了秦雪的事情。他原以为在苍州的混乱中,没有人会去深究,却没想到秦家竟然调查了封侯的底细,并对他产生了怀疑。不过,秦尚目前只是质疑他的人品,而非身份,这让他稍微松了口气。王凤听后也感到担忧,李凌则嘱咐她准备好随时离开。王凤笑着回应,表示一直准备着,只是担心李凌舍不得殿士的身份。李凌笑着安慰她,表示自己并不在乎这个身份,当初只是随意尝试。王凤听后笑了,她相信李凌的话,对于他的身份并不在意,只要和他在一起,去哪里都开心。

秦尚并没有再为难李凌,或许是因为担心家丑外扬,或许是因为他的气度不屑于使用那些手段。第三日,京都的虎卫军护送着圣旨来到金阳城。秦尚带领夏弘盛、夏元兴、马虎等人以及换俘回来的宁王夏元智等人跪迎接旨。一个老太监宣读了圣旨,封赏秦尚为镇西大将军、宣宁侯,并赐予黑虎袍和黄金万两。这是老皇帝对秦尚的最高封赏,虽然破贼百万有些夸大其词,但主要是为了让大夏百姓安心。同时,封秦尚为宣宁侯也是老皇帝的小心思,希望漠北人再打来时,能让秦尚更加专心为国出力。老太监恭喜秦尚后,又继续宣读其他人的封赏圣旨。夏弘盛虽然兵败金阳大营,但因其勇袭金阳城并擒获贼酋二王子,功过相抵,被免去金阳大元帅之职,贬为兵部侍郎任职。

夏弘盛满心欢喜地接受了皇帝的旨意。尽管表面上看似他失去了兵权,但考虑到近期不太可能发生战争,而且兵权实际上早已转交给秦尚,这个兵部侍郎的职位实则具有实权。鉴于侯成年事已高,夏弘盛有望接任兵部尚书一职。这或许正是皇帝深思熟虑的结果。尽管老皇帝有时显得昏庸,但他的智慧不容忽视。在天下处于危机边缘的时刻,将实权置于自己族人手中自然更为稳妥。而夏弘盛,这位经历过实战的将领,无疑是皇族的理想人选。

随后,马虎和马彪因勇猛抗贼、保护大夏子民而受到皇帝的嘉奖,被封为忠勇将军和仁德子爵,并获得黄虎袍和三千金的赏赐。马彪则被任命为游骑将军、县候,并获得一千金的赏赐。两人都感激不尽地接受了皇帝的旨意。

此外,封侯虽身为殿士,却毅然从军抗贼,在云州火烧北贼六百里、太昌山之战中力斩数将,使北贼望风而逃、闻名丧胆。因此,皇帝特封他为兵部令史、沧海子爵,并赏赐两千金。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马虎和夏弘盛的极力推荐。李凌听到自己的功劳虽然有些夸大,但他知道奇袭金阳洲的功劳被夏弘盛夺去,而火烧六百里和太昌山的战功本应与马虎平分秋色。尽管封赏看似与马虎相差无几,仅少一千金,但马虎本就有官职,如今同为子爵。虽然马虎的武职略高于李凌,但李凌在兵部工作,和平时期兵部升迁相对容易。李凌深知皇帝的用意,将封侯与夏弘盛放在一起,希望他们能合力为国效力。

更重要的是,皇帝希望树立一个像当年军神子谋那样的榜样。要知道这次让他最心痛的就是军神子谋打下的云州和建的虎口要塞失陷,这是漠北的一根刺插进了大夏皇族的心里,这是对大夏百姓心中崇拜军神子谋的打击,所以老皇帝要捧一个同样文人出身的少年英雄出来抵消虎口要塞和云州失陷的影响。不是老皇帝不想把李凌再封高点,实在这是能封的极限了,毕竟这封赏是要讲规则和平衡的。

李凌自然不懂其中的道道只是学着谢旨,但是这其他的一些人就听出了其中的一些含义,马虎马彪等对李凌还好,其他的人心里多少有些羡慕或者嫉妒。随后,老太监继续颁布旨意,陆续封赏了其他将领和阵亡的将士。

最后老太监又道:“奉虎神旨,宁王夏元智骄横跋扈,擅自逼迫众将追击,致使骑兵军团将士阵亡,自己更是被俘,丧失国威,有辱皇族荣誉,特贬为宁侯,无诏不得出宁州界,望其好生思过忏悔!”夏元智心中一颤,这老皇帝是把自己往死里整啊,爵位看似只从王降低了两级,但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简单的讲就如看那些颁奖,假如一等奖十个,二等奖可能就五十个,三等奖就几百个。当然他这个宁侯还是可以世袭的,但这朝廷里侯爵可随时可以诞生,但伯爵就基本很多年才有一个,而王爵皇族以外似乎这么几百年也就一两个。但是夏元智现在无能为力,自己的亲卫基本这次都死了,只有自己父子二人,那些之前跟随自己一起的将领要么战死,要么现在恨不得把黑锅往他身上甩。按客观的说夏元智昌东城身先士卒死战反击怎么也是一件大功,却被直接抹了算到秦尚头上去了,夏子成从王爷世子变成以后的侯爷世子心中也充满了不满和不甘,然而,当他刚要抗议时,却被夏元智按住。他敏锐地察觉到老太监身旁虎卫的威胁眼神,知道一旦抗旨,后果可能更加严重。夏元智紧咬牙关,强忍住身体的颤抖,低声说道:“罪臣接旨!”老太监心中暗自得意,认为夏元智识时务。

圣旨宣读完毕,老太监转向秦尚和夏弘盛马虎等人,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说道:“秦大将军和诸位将军,陛下已经在京都精心筹备了庆功盛宴,只等各位功臣凯旋而归!”

秦尚带领众将领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令人意外的是,老太监还特意指派了一小队精锐的虎卫来护送他们。李凌敏锐地察觉到,这些虎卫对他似乎格外关照。经过一番试探,他确信了自己的猜测,其中领头的虎卫竟然已达到了外气境界,而其他几位也均是内气顶峰的高手。若是寻常人受到如此严密的保护,或许会感到万分荣幸,但李凌却敏锐地察觉到了老皇帝的深意。自己当初发牢骚写长生药的报应来了。自己或许可以杀出去,但是现在还没有如此冒险的必要,因为自己对此已有预案,大不了到时候再忽悠一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