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3章 购置万吨新货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投资环球航运?”包玉冈倒是有些惊讶,问道:“为何?杨生有这个资金,投资自己的航运公司,多买一艘船不更好吗?”

杨文东回道:“我做航运,是因为我看好航运市场,不过想投资包生,则是看好包生你了,我觉得,以你的能力与经营方式,迟早可以成为未来的船王。”

“多谢夸奖。”包玉冈听到杨文东这么说,心中也是有点高兴:“不过你既然看好我的方法,那也一样学不就行了?”

杨文东摇头说道:“我看到的只是皮毛,只能说我看好包生,但让我跟着包生这样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全球的成功人士与成功企业那么多,他们的创业历史也被公众知晓,但有几个人能够学成功的?”

就说超市,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行业,很多打工人都经常幻想以后开个小店养老;

可能够成功的,也就沃尔玛、欧尚、好市多这些少数品牌,在超市创业竞争激烈的时候,多少同行想学习,甚至拼命从这些企业挖人,想copy出来这些企业的成功模式,但最终全失败了。

一个人能成功,有着太多的因素了,包玉冈能成功,长租模式的确有着很大的功劳,外人跟着学习或许也能成功,但想达到包玉冈的程度,是绝对不可能的。

包玉冈笑说道:“杨生太夸赞我了,你想投资环球航运,我也很高兴,只是我最近并没有准备接受投资的计划。”

虽然被拒绝了,不过杨文东也不在意,而是说道:“包生,我的投资要求不多,十個点就行,价格的话也是可以协商的。”

包玉冈想了想,说道:“杨生,容我考虑一番,如何?”

“行。”杨文东也不指望一次会面就能成功,毕竟现在的包玉冈事业还算顺利,不像之前沃尔玛那样已经陷入了经营困难,才让杨文东有了投资机会。

包玉冈又道:“那今天就这样,也算是与杨生达成不少的合作了。”

“行,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经常合作。”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二人之后又寒暄了会,便相互告辞了。

从半岛酒店离开后,杨文东来到了吉利大厦,自然也是为了找郑玉华,包玉冈的事情,全是与航运公司有关的。

“杨生。”得知老板来了,郑玉华也是亲自来到电梯口迎接了。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有件事要和你说下,去那边会议室。”

“好的。”郑玉华答应后,带着自己随身的一名助理跟着杨文东。

进入会议室后,杨文东将包玉冈说的两件事告知了郑玉华。

郑玉华听完后说道:“船坞合作不是问题,能够锁定一个客户,对我们也有好处,折扣的话,也可以给,这本身也是正常的;

至于这海事学院,倒是真的很有远见的,香港有这么多航运公司,也就是自己培养新人或者挖其他同行的人,没人想过建一座这样的学院。”

杨文东道:“是啊,我也没想过这个问题,包玉冈很有远见,以后对他的行动资料,要时刻收集一点,不是说什么私人秘密,而是在海运产业的一些动作。”

虽然他知道历史,可也只是知道67年的中东危机会是一次大机遇;

其他时间段,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航运能一直赚钱,可怎么样才能利益最大化,就不清楚了。

了解一位未来船王的动作,说不定也能从其行为中,得到一些有用的资料。

“好的。”郑玉华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问道:“日本那边,新船的消息怎么样了?”

郑玉华回道:“我去了日本一趟,与日本几家造船厂沟通了下,他们的船只普遍分为两类。

一种就是常见的标准型,便宜一点,生产速度快,也符合很多国家法律的规定;另外一种就是定制的,这就要看用户需求了,而这种一般都会比较慢,还需要设计验证。”

“标准型的建造时间多长?”杨文东问道。

郑玉华回道:“一般需要1年左右,快一点十个月。”

“有相关资料吗?”杨文东又问道。

“有的,我们也早就准备好了。”郑玉华说完,她的助理便将手中一份介绍资料递了过来。

“中文版的?小日本的船厂倒是费心了啊。”杨文东看到介绍封面后,笑说道。

郑玉华说道:“香港的船东,可以说是日本船厂最大的客户群体了,连英资船东,都开始不从英国或者欧洲订船,而是选择更便宜的日本船了。”

杨文东没有急着看资料,而是问道:“现在欧美的船厂,价格都比日本高,那他们现在还有什么优势没?”

“优势的话其实还有不少。”郑玉华想了想说道:“日本的船就是便宜,主要就是人工成本低不少,加上日本人肯吃苦,船的交货时间也比较短;

只是目前日本造船技术还是比不过欧美的,特别是大型油轮与大型货轮,或者一些特殊的轮船,日本造船厂的经验与技术还是不太行的。”

“嗯,”杨文东点点头。

倒也正常,这种重工业的技术发展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前世内地成为全球第一也花了很多年,小日本目前还在处于发展期。

郑玉华又问道:“杨生,您是考虑去欧美看船?”

“不是,只是问问。”杨文东摇摇头。

或许欧美现在的高技术造船能力对以后有用,但现在的他是肯定不可能去欧美造船的。

“我们香港一般用的货轮,日本那边的是最划算的,除非您想买什么特殊轮船。”郑玉华笑说道。

“正常货轮就行了。”杨文东没再多说什么,而是看起了手中的资料。

郑玉华又说道:“杨生,我来跟您介绍一下吧,这些资料也不是介绍的很详细,因为纸张大小有限。”

“好。”杨文东自然同意,看资料了解一些专业词汇,太头疼了。

随后,花费了十几分钟,郑玉华将几家船厂的不同船型介绍了过来。

结束后,郑玉华说道:“杨生,我们内部比较看好的是这一款1.5万吨的dc267散装货轮,这是日本三菱造船厂最新技术的产品,上一代就质量很稳定,也很省油;

最重要的是,内部空间设计非常合理,可以放下很多商品,甲板之上也比较平整,以后如果需要,改装成集装箱货轮,也很容易。”

“很省油吗?”杨文东问道。

“比上一代要节省5%。”郑玉华说道:“杨生,别看这5%,如果跑的多了,一年下来是能多省几十万港元的。

而且由耗降低最大的意义不在于那点油钱,而是能够让续航更高,负载更轻。”

“嗯,看起来是不错。”杨文东看了下价格,说道:“就是价格贵了点,一艘要180万美元啊。”

郑玉华说道:“这个价格的确不便宜,可货轮的价格就是如此,这样配置、性能的货船如果在欧美的话,恐怕要200-250万美元之间了。

而且三菱船厂的销售经理也告诉我,如果买的多的话,还是有折扣的。”

“买的多?”杨文东笑了笑,又问道:“如果我买的多,能租出去吗?”

虽然自己旗下的工厂也有很多运力需求,但东西比较轻,路线也是固定的,用旧船就行了,投入新船反而浪费。

新船的最大作用就是灵活性与稳定性,这种更适合那些国家大公司之间的运输要求,租赁出去是最划算的。

郑玉华回答说道:“海运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我根据目前的趋势来分析,未来三年,货轮还是会供不应求的;

全球贸易也会越来越高,特别是美国一直在推动全球贸易化,连大英都不得不逐渐让步,一旦全球贸易更多了,对船的需求只会成倍的增加。”

“行,那可以考虑多买点。”杨文东点点头。

67年之前,自己手中的船自然越多越好,但也要考虑67年之前的经营,买多艘船,也需要都利用起来,最好前面几年就能回本,这也是船运公司的常态。

郑玉华又说道:“三菱那边也说了,他们的合作银行也会给我们贷款,就是最多只能提供五成的抵押,还需要签署一份协议:

一旦我们违约,他们有权在全球任何地方扣押我们的轮船,其他银行都是第二顺位债权人。”

“5成倒是没问题,汇丰那边也答应会支持我。”杨文东笑说道:“难怪香港的银行不参与航运,日本银行有这种强制协议,这边银行可就没什么抵押物了。”

郑玉华同意说道:“是的,而且就算船抵押给了香港银行,可就算是汇丰,也做不到跟日本银行那样,扣押海外的轮船。

香港虽然背靠英国,可怎么着也只是一个城市,在国际地位上是远比不过日本的。”

“其他人签了这种协议没?”杨文东又问。

郑玉华道:“基本上都签了,除非不在日本银行贷款。”

“那我们也一样就行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就算没这一条,他旗下的一个业务对银行违约了,也不可能不救,更不可能赖账,这样商业信誉可就全没了。

“好的,这样就可以直接讨论买船的问题了。”郑玉华又说道。

杨文东说道:“先安排去日本一趟吧,我肯定要看船的。”

“好的,我来安排。”郑玉华答应说道。

数天后,杨家别墅:

杨文东来到卧室,看到了还在配同孩子的苏依依,此刻她正在用两根手指,逗着还在孩子抓住,然后自己坐起来,玩的不亦乐乎。

“舍不得孩子啊。”杨文东笑说道,也靠近将手凑了过去,让孩子自己选择手指。

苏依依点头说道:“是啊,有点舍不得。”

“也就几天而已,家里还有这么多人看着,没事的。”杨文东说道:“其实也就我们有的选择,很多普通人,哪可能天天陪着孩子啊。”

这次去日本看船,苏依依也会前往,可商量了下,还是不准备带孩子去,主要就是太小了点,虽说一路上会有很多人照顾,但防不住换个环境可能生病。

“嗯。”苏依依点点头说道。

10月20日,杨文东、苏依依、郑玉华以及长兴航运的十几名专业技术人员,一起承包了一架飞机,前往了位于大阪市的三菱造船工厂。

日本与香港很近,下了飞机后,所有人直接杀向了造船厂,直接去看了一艘差不多快要建完的DC267型货船,也是郑玉华当初看好的那一艘。

杨文东与苏依依只是看个外观,与一堆纸上的记录,而技术人员,则是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因此,杨文东又带着苏依依,在与三菱造船厂的人商谈一番后,就来到了大阪市区。

“东哥,这里汉字是真多,赶紧我不懂日文,也能大概知道这些店是什么。”苏依依问道。

杨文东笑说道:“正常,日本的文化,在古时候就是来自中国,韩国也一样。”

在杨文东穿越的前世,日文韩文都开始去汉字几十年了,而在这个时代,日韩的文字中包含大量中文,虽说发音不一样,但文字意思很多都是可以猜出来的。

“那边是个大的服装店,我们去看看。”苏依依指着一个方向说道。

“好。”杨文东点点头,他与苏依依来市区,可不仅仅是为了游玩。

更重要的是亲自了解一下日本的服装店与大型商场是怎么运营的,香港未来的经济,会在一定程度上类似现在的日本。

虽说他们都会是老板,手下也有专业的人,可自己也是要熟悉了解一点的,特别是杨文东,他知晓未来几十年后商场运营模式,未必就能够适合这个时代。

还是要取长补短的。

在大阪待了数天,郑玉华等人也参观了数家造船厂,对不同的创新有着更进一步的了解。

10月26日,大阪的一间酒店内,郑玉华对着杨、苏二人说道:“杨生,我们内部还是看好三菱的DC267型货船,从价格、油耗、质量上来说,是最划算的。”

“嗯,那就展开下一轮价格与周期谈判吧,周期的话要越快越好。”杨文东点点头,说道:“不过其他几家也不能不问了,适当吊着,用来压价。”

“明白,其他几家也都不会不沟通的。”郑玉华又道:“不过小日本之间,其实也是有默契的,估计如果不是想要抢欧美船厂的市场,那都一起抬价了。”

“这就是正常的生意,能垄断谁不垄断。”杨文东笑了笑:“生意的最高境界不就是垄断吗?”

就在此时,酒店之外的门铃响了起来,郑玉华说道:“应该是三菱造船厂的副总经理深田重信。”

“开门吧。”杨文东点点头,他也见过这人,是三菱造船厂负责对外销售业务的负责人。

郑玉华起身开门后,一名约50岁男子走了进来,对着杨文东鞠躬说道:“杨先生,您好。”

“请坐。”杨文东示意说道。

香港是小日本造船厂的大客户群体,他们的销售自然也会中文,本身日本人学中文也不难,特别是这个时代还没有完全去汉字。

“多谢。”深田重信再次鞠躬,随后坐了下来。

“杨先生,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信任。”深田重信说道:“今天来这里,我方也是希望对顾客的需求,有着进一步的了解。”

“好,我们也有一些问题,想跟你们探讨一下。”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随后,几人就技术、价格、日本本土银行借贷(跟船公司同一家或者非常密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半小时后,深田重信问道:“杨先生,不知道您这次准备购买几艘货轮。”

杨文东伸出右手,说道:“5艘。”

PS:求月票

这两天家中有事,一天一更,下个月初会有几天三更补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