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年争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签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咸丰帝闻奏嗟叹,下旨曰:与夷议和事宜,任皇兄相机办理,事机紧迫,间不容发,朕亦不为遥制;总期和局速成,和约已换,国书已递,朕即可及早回銮,镇定人心。

咸丰帝谕罢,复谕曾国藩:现在京师兵勇云集,抚议渐可就绪。皖南正当吃紧,鲍超一军着勿庸前来。即饬令该镇与张运兰迅援宁郡,力扫贼氛,是为至要。

1860年10月下旬,奕忻与额尔金等协商再三,在北京礼部大堂,互换《中英天津条约》,又签《中英北京条约》。

条约曰:兹以两国有所不惬,大清大皇帝与大英大君主合意修好,保其嗣后不至失和,为此大清大皇帝特派和硕恭亲王奕忻,大英大君主特派伯爵额尔金,公同会议,各将本国恭奉钦差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之上谕、敕书等件,互相校阅,均臻妥善。现将商定续增条约开列於左:

第一款一、前于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五月在天津所定原约,本为两国敦睦之设,后于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五月大英钦差大臣进京换约,行抵大沽口炮台,该处守弁阻塞前路,以致有隙,大清大皇帝视此失好甚为惋惜。

第二款一、再前于咸丰八年九月大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大英钦差大臣额尔金,将大英钦差驻华大臣嗣在何处居住一节,在沪会商所定之议,兹特申明作为罢论。将来大英钦差大员应否在京长住,抑或随时往来,仍照原约第三款明文,总侯本国谕旨遵行。

第三款一、咸丰八年原约后附专条作为废纸,所载赔偿各项,大清大皇帝允以八百万两相易。

第四款一、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

第五款一、咸丰八年定约互换以后,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该省大吏亦宜时与大英钦差大臣查照各口地方情形,会定章程,为保全前项华工之意。

第六款一、前据当年二月二十八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粤公使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兹大清大皇帝帘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

第七款一、咸丰八年所定原约,除现定续约或有更张外,其余各节,俟互换之后,无不克日尽行,毫无出入。今定续约,均应自画押之日为始,即行照办,两国毋须另行御笔批准,惟当视与原约无异,一体遵守。

第八款一、咸丰八年,原约在京互换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旨京外各省督抚大吏,将此原约及续约各条发抄给阅,并令刊刻宣布通衢,咸使知悉。

第九款一、续增条约一经盖印画押,咸丰八年和约亦已互换,须俟续约第八款内载大清大皇帝允降谕旨奉到,业皆宣布,所有英国舟山屯兵立当出境,京外大军即应启程前赴津城,并大沽口炮台、登州、北海、广东省城等处,俟续约第三款所载赔偿八百万两总数交完,方能回国,抑或早退,总侯大英大君主谕旨施行。

以上各条又续增各条,现下大清大英各大臣同在京都礼部衙门盖印画押以昭信守。

大清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

大英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条约签毕,奕忻怒斥龚橙:“尔世受国恩,为何为虎作伥?”

龚橙道:“吾父不得入翰林,吾穷依外邦,朝廷于我龚氏,何恩之有?吾本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复为贪官盘剥,衣食无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骂我是汉奸,我却看你乃国贼。”

桂良赶紧道:“龚自珍一生堂堂正正,历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亦于此堂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尔自身虽属薄浅,但亦不必寄食外邦,妄自菲薄。”

翌日,恭亲王奕忻又与法国专使葛罗互换《中法天津条约》,签署《中法北京条约》。

咸丰帝闻约已签,道:现在英法两夷,已于本月互换和约,抚议渐可就绪,曾胡之勤王一折,虽亦恳切,然究其细节,不失为缓兵之策;朕本睚眦必糾,然徽、宁相继告急,舒、桐方议进兵,皖南、皖北均当吃紧之时,该大臣一经北上,逆匪难保不乘虚思窜,扰及完善之区,江西、湖北皆为可虑。曾国藩、胡林翼均着勿庸来京。至鲍超一军,昨已谕知曾国藩,饬令迅援宁郡,勿庸前来。

肃顺道:吾皇圣明,今夷患已熄,粤患亦不久矣!

咸丰帝道:粤患起愈十载,所向披靡;惟曾胡楚湘之军,能扼其焰;非若万急,朕不动曾胡一毫。

月底,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拜谒奕忻,道:英法专使之痛快签约,实因鄙国大军,已抵近黑龙江、乌苏里江,虎视其后;我俄罗斯帝国,不似英法之卑鄙无耻,向贵国讨要八百万两军费;我沙皇谕旨,只需贵国应允《中俄瑷珲条约》之诸项条款及西疆尚在未定之交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贵国常驻卡伦等处,及一千七百二十八年,即雍正六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碑末处起,往西至斋桑淖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图淖尔,南至浩罕边界为界。此为条约草案,贵国须无条件之接受,且一字不能易。

奕忻道:“此草案,比及英法之约,千钧之于一发!吾需奏请吾皇,方可定夺。”

伊格纳季耶夫道:“我国出兵及此草案,务必保密;英法倘若探知,兵端不难屡兴,贵国势必复陷水深火热之中。另,我沙皇谕旨,约签之日,鄙国即可出兵襄助贵国,剿除粤匪。”

伊格纳季耶夫别后,奕忻岳父桂良道:“这俄罗斯人,食人肉不吐骨头,可恶之极。”

奕忻叹曰:“自林则徐禁烟、与夷人争端起,已近二十载。夷人依然船坚炮利,吾大清依然绳枪铜炮、大刀长矛;吾船若坚炮亦利,焉有此等糗事!”

咸丰帝接奏,怅然道:“这俄罗斯者,实乃罗刹也!食人血肉,捷疾可畏!然夷祸不熄,粤匪难灭,罢了罢了。即诺俄夷,夷祸既熄,朕即起驾回京,重振朝纲。曾国藩、胡林翼兵临安庆,已近半载,只围不攻,既不救援苏南,勤王亦是消极,曾胡作壁上观乎?”

肃顺道:“启禀吾皇,恭亲王尚未递交国书,稍安勿躁,待海晏河清,起驾不迟。安庆亦乃一城,得失无关大局;曾国藩、胡林翼以及官文,或以逸待劳,围点打援,彻剿陈玉成逆匪,誓为圣上除一大患。”

咸丰帝道:“朕若令曾国藩督率万军,北上勤王,曾氏即刻来乎?是否还要借机迁延?凤阳练首苗沛霖,握兵十万,言之凿凿;京城一有反复,即绝圣诏,殊属可恨!”

是夜,肃顺私会其兄、郑亲王端华,道:抚夷事定,吾皇心舒,酒、色、伶、烟,一样不落,劝之不听,复劝即恼,如此玩物焉不丧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