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明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0章 挥金如土,开海经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在文华殿召开的大明朝第一届执政班底年终工作总结会议,旨在总结一年所得,部署下一年各部院工作。

但工部尚书朱衡就十分不按套路出牌了。

嘴巴一张,赶会上要钱来了。

要就算了,还想要走一百八十万两!

朱翊钧也明白过来,这厮为何在王国光汇报完太仓库进项后,就开始蠢蠢欲动。

搞不好要的数字都是视情况而定的!

国库进一百九十八万,就想要一百八十万,那要是进三百万,恐怕就想要个二百多万了!

也难怪王国光汇报完后就开始泼冷水,说这里苦那里难,果真是经验老道啊!

朱衡报的这个数目,在场的人都不会答应。

朱翊钧也不去做这个恶人,总归会有人“仗义执言”,让朱衡知难而退。

但是,他出乎意料的是。

率先开口的人,竟然是张居正。

只见首辅先生无悲无喜,转头看向朱衡:“一百八十万?工部节慎库存竟然有这般多存银?”

朱翊钧在上头不由一乐,老头有点损。

四库岁入比例没有定额,但每年都大差不多,“以太仓岁入为准,节慎四之一,太仆十之一,光禄则十之毫厘耳。”

节慎库今年也就入了一百五十万两。

但用可是用了不少,且不说“昭陵营建凡用节慎库银,三十九万九百三十二两。”

单是拨给黄河、运河、水渠的修筑养护,就用去了七十二万两——不把百姓当猪狗的朝廷,都是不吝于搞水利建设的,哪怕崇祯快亡国了,都还在拨款给工部修水利工程。

щщщ ?Λn ?c〇

再加上什么复建慈庆宫的工程项目、与漕运衙门共谋的海船研制项目,这一年下来也就堪堪收支平衡。

那么没赚钱归没赚钱,节慎库本身的存银有多少呢?

历史上万历三十年,大学士朱赓言回忆元年的时候说——“元年节慎库尚一百一十余万金,今罄然无分毫之蓄”。

现在兜里也就一百一十万两,张口就是一百八十万的大工程,显然是找户部要钱来的。

而张居正这话,显然是不让太仓库一下子掏三分之一的库存。

朱衡闻言,不免有些恼怒。

首辅对自己有意见他是知道的,上月王之诰走后,张居正面圣举荐张瀚时,对大臣们进行了一波锐评。

起居注上白字黑字,譬如“葛守礼固君子,但年近衰”,又或者“于朱衡则有贬词”。

此事让朱衡恼怒一时也就过去了,没想到今日张居正连百年大计也不支持,简直不当人子!

他也不理会张居正,朝王国光拱了拱手,又神色恳切地迎上皇帝的目光,勉力解释道:“陛下,臣并非为部门私计。”

“工部已经合议过了,这一百八十万两,已是缩无可缩。”

“沿海航线与往外出航大不相同,广东、福建等省,几乎只要立一市舶司,设一港口,便是海阔天空。”

“而渤海、东海等港口,需考量水文。”

“譬如濒临渤海的几个港口。”

“黄河千年多变,如今虽由四泗、淮入海,但初为利津、滨州一带入海,后又从天津卫入海,多年不治,这一段沿海,几乎尽是淤沙,临近几个港口方圆十余里内,若是不掘地三尺,打捞淤泥,则入港必然搁浅。”

“又譬如大明海(东海),与长江、运河等众多水系交织,异物入海、水浪对拍,致使贝堤层迭,而杂物、沉船、礁石蓄积,如今勘定的航线,乃是前宋故道,虽留有遗泽,但这数百年间之新生,仍旧需要一一勘察清理。”

“而海运入京的这一段,用的是永乐五年的故道,废弃一百数十年,直古口入白河这一段,必然要重新疏浚。”

“此外,登州、胶州、淮安、崇明等各处更需修缮复用港口,调理地理水文。”

“疏浚河道、清理海床之人工,掘挖海港、复通故口耗费之材料,都是白花花的银两,臣也不能毫无花费,就凭空通了海运。”

“还请陛下明鉴!”

朱衡在文华殿内慷慨陈词,头头是道,皇帝跟群臣却是面面相觑。

这就是把天聊死了。

说得这么专业,让外行怎么判断?又让人怎么接话?

哪怕朱翊钧方才打定主意婉拒朱衡,此时也觉得有些不好开口。

他不太懂水文,也没搞过水利,只觉得朱衡说得似乎有些道理。

尤其让人搞大工程不给钱肯定是不行的,总不能玩不看过程,只要结果那一套。

但是……这一百八十万又属实有点多了。

户部确实能拿出来,但什么时候见过国库年年掏空,不留库存的?

正在朱翊钧思索的时候,高仪下手的王崇古突然开口道:“人工也未必征发役夫嘛。”

只见王崇古面色沉稳,成竹在胸:“譬如方才说胶州以北,杨家圈以南的一百里……恰好胶州一带有一支山东班军驻扎,再合附近该营起军数千,正可疏浚此段。”

“登州、淮安、天津卫内河等水段,皆可如此施为,当能省不菲的人工费用。”

治安部队搞工程,是很常见的事情。

昭陵的大石窝工程,就是京营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搞的。

虽说也要发放赏银,但那算是军饷以外的加班费,肯定要比征发役夫要便宜的——要保证层层克扣之下不饿死役夫,花销是真不低。

当然,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敏感,毕竟工程一大,随随便便就能在腹心之地动员数万军队。

所以一般外地的大工程,都不太会轻易这样搞,就像大石窝工程用神机营,就是勋贵带队,国丈副手,辅臣监工,几方齐活了都。

好在御阶上的皇帝很是通情达理,几乎毫不犹豫,便点头以示同意:“朱卿,若是这般,能省多少?”

众人纷纷释然,不约而同朝朱衡看去。

朱衡没有立刻回话,而是认真思考起来。

过了好半晌。

他才缓缓开口:“即便如此,也还需一百四十万两。”

王崇古听闻,皱起眉头。

这么费钱?不行别开海运了要不?

犹豫了一下,碍于皇帝的想法,最后还是没说出口。

户部的王国光低头掰着手指头,恍若未闻,一点没有接话的打算,显然并不情愿出这笔钱。

群臣神色各异。

这时候,御阶上的皇帝终于开口。

朱翊钧向朱衡投去征询的目光:“朱卿,不如将工程分两期,先后完成如何?”

朱衡闻言一怔。

分两期……

他迟疑道:“陛下,可以是可以,那就先通天津、胶州、登口的港口,完工后再疏浚淮安、崇明一带。”

“不过……通船恐怕要再晚上半年。”

资金压力缓解的同时,工程进度自然要慢些。

朱翊钧对此只能和解——资金不够全款,还赶什么工期。

“两年半就两年半罢。”朱翊钧大手一挥。

朱衡暗自腹诽,先前是皇帝催得急,如今看着花费甚多,立刻就不急了。

也是个不当人子。

朱翊钧浑然不知朱衡在腹诽自己,只将目光放回王国光身上:“大司徒,这第一期工程,由太仓库拨二十万两,如何?”

王国光听到这个数字,终于才有了反应。

他腾然起身,朝皇帝行礼:“臣遵旨!”

朱衡欲言又止。

这时候,朱翊钧再度看向朱衡:“朱卿,剩下的五十万两,工部节慎库出三十万,朕的内帑出二十万,何如?”

这话一出口。

朱衡面露喜色,殿内其余十二名大臣,纷纷愕然。

恩?

是不是听错了?

正当众人惊愕之际,新任的户科都给事中陈吾德,突然毫无征兆地,趴在长案上抽噎起来。

不知道陈吾德闹的哪一出。

众人循声看去。

只见陈吾德抹了一把眼泪,起身下拜请罪:“臣殿前失仪,请陛下治罪。”

朱翊钧好奇道:“卿何故如此。”

这厮先前还在弹劾张居正,一口一个治政激进,有碍国本。

今日叫来开会,未尝没有思想教育的意思。

结果现在莫名其妙就哭起来了,这些老儒生的脑袋,实在不好琢磨。

陈吾德哽咽不止,回道:“陛下容禀,臣是想起了先帝……”

“隆庆四年五月,先帝催买年例金宝,臣等及户部执奏停止,俱不蒙俞允。”

“彼时,府库空虚,小民困竭,库藏所入不足以侍一年之出,边方年例,奏发无时,畿省饥荒,求济不已,司计之臣,方日夜忧怀,计未有所出。”

“臣斗胆之下,不顾人臣体统、上下尊卑,竟上疏指斥乘舆,言称先帝甘心游乐,心无天下,充实私囊,误国欺公,先帝大度,只将臣贬谪。”

“今再度复起,方才眼见陛下之行事,回想依稀之种种,不由感时伤怀,潸然泪下。”

这话说出口,群臣也难免想起了当初国库空虚,先帝还伸手要钱的日子。

又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御座上的这位。

一时间思绪万千。

朱翊钧见陈吾德这模样,自然不会责备。

他示意这位有德之人归座,伸手虚虚按了按:“继续说正事罢。”

“朱卿,钱内帑既然出了,且不说内臣督工这等应有之事,还有这航线、地理、水文、工程等一应案卷,附带雕版,皆要给内廷、国史馆、内阁,三方备案。”

这种大型工程的资料,肯定是要做好多方备案的。

为什么永乐年间能做出郑和宝船,现在出个海都费劲?

还不是因为工程资料不保存,动辄烧毁藏匿。

你说文渊阁大印、佑国殿供的金圣像、御前珍珠袍,这些被盗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这科研资料也不知道盗去干什么,以至于现在连考古式科研都费劲。

朱衡对此乐见其成,别说皇帝出了二十万,皇帝就算分文不出,他也没理由拒绝这种事。

他拍着胸脯道:“臣必定一字不差,将其备送三方。”

朱翊钧点了点头,又起另外一事道:“现在造船的进展如何了?”

朱翊钧今年没怎么过问造船的事,毕竟进展肯定快不起来。

海船跟漕船不一样。

明朝造海船的巅峰,就是永乐初年,最高一年的产量就有沿海海运船二百四十九只,郑和宝船更是巅峰之作。

之后就是停停又造造,造造又停停。

永乐十二年,议罢海运,不允,十九年再议,暗有削减。

到了正统元年,“一切造作悉皆停罢”,直到几年后英宗亲政,再度复造。

当然远海是别想,只能跑跑沿海海运,几个船厂再度复建,“正统七年、令南京造遮洋船三百五十只”,耗时三年,好歹是造出来了。

但土木之变前后又不行了,先罢海运,再减产,“止存一十八只”,海运名存实亡。

弘治十六年,复减四只,正德四年,前船俱罢,五年议复造,未几,嘉靖三年奏罢。

到了隆庆五年再开海的时候,已经实质上停了百年,只能“支节慎库银一万五千两,并淮扬商税银一万五千两”,到民间“雇觅堪用坚固海船”。

所以,从隆庆五年,一直到今年所试运的海运船只,都是去民间搜刮来的船只,加以“加修完备,装载漕粮”。

至于官造的海运船?这不是还在考古式科研嘛。

即便明知情况这样艰难,言官们仍然弹劾“海船不固,多有倾覆”——不是技术不行,是海运本身就不行。

实际上,去年王宗沐被言官风闻奏事,弹劾海船倾覆这一事,历史上万历皇帝没挡住,再度“罢海运,船亦停造”。

其阻力可见一斑。

朱衡斟酌片刻,回道:“陛下,沿海运输的遮洋船,已经作出了模船进行整备,现下已经下发到了漕运衙门所属清江督造船厂、仪真厂,这两年应当能陆续生产了。”

“按照旧例,清江每只给银二百五十两,仪真每只给银二百九十两,预计先产一百四十条。”

“至于远洋船只,制程庞杂,工艺精巧,额……还要些时日钻研,今年工部去年投了六万两进去,还未见成效。”

这厮还真是句句不离银钱。

朱翊钧忍不住腹诽一句。

旋即又陷入沉思,这远洋宝船的进度,有些慢了。

不过也是情理之中。

沿海跟出海的船虽然都是海船,但沿海的海运船只总归在本土,好在安全,又有频繁停靠港口的优势,约莫八丈二尺的船身,试错成本低,考古式科研也来得快。

远洋船只不一样,要抵抗风暴,填充补给,舰载武器,小了根本没办法远渡重洋。

几乎都是动辄十余丈——先不论已经没有技术资料的郑和宝船,目前能有技术资料的最大海船是“册封舟”,船长十五丈(约四十七米),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舱,前后竖五掩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

船大了一倍,制造难度自然不是一个级数,光是木料都不好挑。

但情况归情况,心情归心情——一众勋贵、国戚都还等着宝船,出海贸易呢。

朱翊钧沉吟了半晌没有言语。

一众大臣也默不作声,远洋宝船是皇帝力推的项目,各部衙门积极性其实都不高。

好一会之后,朱翊钧看向朱衡,征询道:“远洋宝船约莫还有多久能造出来。”

朱衡连忙答道:“南京龙江关旧厂还有一些老匠,嘉靖年间的册封船,也留有案卷,三五年内,必然有成果!”

龙江船厂,当初也是辉煌一时,郑和船队的船,多是出于此处,厂里的工匠都是代代相传,手艺很有水准。

可惜,之后就逐渐没落了,四百户工匠如今只剩几十户,不然也不会叫旧厂了。

朱翊钧点了点,不再追问,只嘱咐道:“还是方才说的,图纸、案卷,全部三方归档。”

朱衡忙不迭应了下来。

等朱衡一退下,兵部尚书石茂华就感觉皇帝的目光朝自己看来。

心中明白是要论起年后对朵颜卫用兵的事情了。

他在心中再三回忆着兵部为此整理的案卷,谨慎地斟酌言语,为皇帝发问做好心理准备。

果不其然。

只听皇帝的声音不徐不疾响起:“王阁老,出兵朵颜卫的章程,兵部拟好未?”

王崇古立马接上话:“正要与陛下分说此事!”

说罢,他还贴心给皇帝呈上一副舆图,方便足不出户的皇帝,能够明辨一二。

而坐在王崇古下手的石茂华,嘴巴张了张,愣是没发出声来。

他来回看了一眼殷切下问的皇帝,以及神色振奋的王崇古,最后有些尴尬地扭了扭脖子,悄然把嘴巴闭上。

这就是党内地位不如,部内威望不如,官身品阶不如的下场。

石茂华默默将奏对的资格让给了王崇古。

王崇古位置太靠前,压根没注意到石茂华的动静,专心致志回着皇帝的话:“陛下,按照顺义王的估算,再以刘应节、戚继光的奏疏作为印证,朵颜卫本部及拱卫诸部,部众当在六万人,青壮一万一,约兵四千骑。”

朱翊钧忍住给王崇古翻白眼的冲动。

这厮上次还说部众不足三万,青壮四千,骑兵一千。

只听王崇古继续说道:“根据上次廷议的定计,旨在诛杀罪魁董狐狸,兵部略计……”

“出兵二万三千人,其中骑一万,步一万三。”

朱翊钧听罢,皱起眉头。

怎么才出两万多,蓟镇一年四十二万六千八百七十一两八钱二分的军饷,可是不缺兵的。

按照他结硬寨、打呆仗的稳妥想法,起码得发个十万兵推过去才是。

否则万一翻车了怎么办?

要赢的时候省什么钱?

好在不通战事的不止皇帝一个人。

右列第一的高仪矜持地质疑道:“王阁老会不会有些小觑鞑靼了?两万三未必稳妥吧?不是说朵颜卫部族六万?”

王崇古朝坐在身旁的高仪拱手一礼,而后环顾众人,耐心解释道:“右揆稍安,正因为慎重考量,才如此筹划。”

“需知,朵颜卫不单单是朵颜卫。”

“其受制于左翼诸部,察哈尔部的脱脱亥部落拥骑五千,游牧在侧,日夜监视朵颜卫。”

“朵颜卫又与右翼诸部联姻,跟喀喇沁部暧昧不清,青把都儿台吉作为长昂岳父,拥骑上万,与左翼互相牵制,也未必会坐视我朝任意施为。”

“若是为求稳妥徐徐推进,待到左右翼各部反应过来,必然会牵制我军,届时旷日迁绵不说,唯恐诱发大战!”

“是故,此仗三大要领,便是快!疾!速!”

“乃以精锐为重,在不惊动左右翼各部的情况下,速败朵颜卫,斩杀贼首。”

“尤其塞外作战,非是攻城,只要骑兵形成碾压之势,步卒青壮的人数反而是次要。”

王崇古见皇帝一副将信将疑的模样,又补了一句:“不仅是兵部,这也是京营总督顾寰、蓟辽总督刘应节,以及左都督戚继光的共识。”

说罢,他向皇帝呈上了三人关于此事的回函——这就是天子守国门的好处了,蓟镇距离京城二百里,有什么话三四天就能一个来回。

朱翊钧象征性翻完后面两人的回兵部的函,当即朝王崇古点了点头,很是爽快地开口道:“说罢,兵部预计此番要多少饷银?”

骑兵行军,一动起来就要给钱了,“调遣百里之外者,全支行粮料草;五十里内外,查照原题,有无昼夜摆守与贼对垒,分别支给。”

火器、兵甲,虽然是库里存有的,但该算的钱肯定也要算,尤其火药这种消耗品,花费个十万两根本不奇怪。

要是打起来,还要再给赏银,“对垒交兵,赏赐,用钞锭、胡椒、苏木、铜钱、并银两、衣服等项。”

打赢了,再按军功算钱。

这也是国战轻易打不得,只能打打小规模战争的原因。

要是几十万军队的规模打上个七八个月,那都是上千万两的白银。

王崇古早有腹稿,立刻开口道:“陛下,开拔之前,预支粮草、装束、兵戈、赏钱,折银并二十三万两。”

“战后,再论赏、抚恤,预计……再二十五万两!”

四十八万两啊……

搞搞工程,打打小仗,转眼就是一百多万出去了。

朱翊钧难免有些心疼,钱还没焐热呢。

他心中叹了一口气,看向王崇古,沉吟片刻开口道:“王卿,朕也不厚此薄彼,此战将士的赏银、抚恤,由内帑出了。”

差不多也就二十万两吧。

不过,钱就是用来花的。

皇帝一年的零花钱好歹有一百二十万两,不花出去干什么,难道他也能润走不成?

王崇古当即起身,行了一个大礼:“陛下仁德!”

朱翊钧摇了摇头:“不过朕有言在前,这笔钱需得让戚继光来取,既是朕私库的钱,朕要亲自交到边将手里。”

晚一点还有一章。

本来想贴一下地图,但是清晰的地图太大了,插入不了。

说一下郑和船大小的事情,文人喜欢夸大是老毛病了,大小动辄“长六十丈,阔二十丈”,射程动辄“五十里之内,发无不中”,威力动辄“十里之内草木人畜无复有生全者”,根本不能信,郑和宝船44丈肯定是不能信的,根据《东西洋考》、《龙江船厂志》可以信任的数据测算,郑和宝船应该在22丈,也就是70米,这一研究成果跟《郑和宝船尺度新考》相似,但都没有决定性大案,所以文中没提及。

与之相似的还有郑和宝船资料烧毁一案,都说是刘大夏干的,但是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这个说法最开始来自于严从简著《殊域周咨录》一书,再之后顾起元所著的《客座赘语》则自称“因随手所书,原无伦次”,所以不可靠。最开始的说法,具体的信源没找到,甚至大概率来自于藏匿刘大夏藏匿永乐征安南档案。所以文中只说遗失了,具体怎么丢的,是谁干的,已经说不清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